跟著Hornet穿越台北的前世今生-大稻埕絕代風華(上)
從2010年後,迪化街繼永康街師大路商圈成為外國人來台北旅遊必訪的新熱門區域,老舊傳統商業區新亮點不斷在整修後推出陳新。來到大稻埕要如何玩才不虛此行?主要要看的了解的是什麼?其實大稻埕的文化就是商賈的日常,代代相傳的商道文化,從商業擴展到建築美學、文學詩歌、美術工藝甚至是民族運動及反對運動的的台北近代發展史。
講不完的大稻埕絕代風華
進入大稻埕區域,如果有人在Hornet對你有好感,臉照是鳳梨、花旗參或是鮑魚,千萬不要不回應,也不可先入為主,覺得對方一定是南北貨、中藥行的小店員學徒,搞不好幸運地讓你遇到了鳳梨大王、高麗參大王的小開,全臺灣鮑魚大盤商的後代,或許是剛到貨,進了十個貨櫃珍貴食品的年輕老闆,這時趕快聊聊天,邀請他出門走走,上街替你仔細解說導覽大稻埕的黃金歲月。
大稻埕發跡的過程最常見的說法是從艋舺頂下郊拚事件說起,同安人廟遭毀壞,與神明同行,往北遷移。大稻埕碼頭在台灣南北鐵路尚未開通之前,靠著淡水河及淡水通商口岸開通,成為全台最大的進出口貨品集散地。早期大稻埕的商人經營的行業主要是清朝至日治時期政府管制的商業行為,大稻埕商人有特許經營權利,就是政權給特定商人獨占權,這樣説大家就懂了吧!所以走在迪化街上還可以看到鹿港辜家經營的塩館和豪華住宅。這些曾經擁有茶業、米糧和鹽等物資專賣權大商人的後代,不少人仍是當今台灣很有影響力和財力的企業家,台南幫掌控的紡織公司在迪化街布市設有布行及聯絡處,霞海城隍廟對面有光泉食品總部,港町可以看到旺旺食品公司起家大樓,延平北路的義美食品門市是義美最早總公司所在地,光復後能在迪化街經營店面賣布料成功,仍是進入政商界成為企業家的首張門票。
富裕與國際同步的商人生活
上海灘黃浦江畔曾有十里洋場的稱號,而同時期,淡水河大稻埕碼頭附近的港町,永樂町和太平町三區繁榮及國際化程度,絕對是不輸上海灘的。「登冮山樓 吃台灣菜 聽藝旦唱曲」是當年有錢人的頂級社交享受。日本皇太子及皇室成員來台,多次由江山樓主人負責承辦「台灣料理御宴」當年歡迎裕仁御宴的菜單為:雪白官燕、金錢火雞、水晶鴿蛋、紅燒火翅、八寶焗蟳、雪白木耳、半點炸春餅、 紅燒水魚、海參竹茹、如意?魚、火腿冬瓜、八寶飯、杏仁茶。其中囊括了燕窩、魚翅、螃蟹、白木耳等價昂的各國進口食材。蔣渭水先生除了是醫生還擁有紅露酒的經銷權,也曾入主經營春風得意樓,坐東款待啟發覺醒青年,議論時事。
當時江山樓可容納八百賓客,還備有理髪,沐浴的設備,席間穿插藝旦演奏小曲娛樂,日日夜盡始盡歡而散。所以20世初台北大稻埕的夜生活,對照費滋傑羅的大亨小傳,海明威的巴黎無盡流動的饗宴是毫不遜色的。商人奢華的生活和藝術品味,追求時尚潮流同步巴黎、紐約和東京。
風流雲散的少女藝旦
日治時期臺灣小孩是要接受六年的國民教育的,某些女孩因家境等因素被家人送去拜師學習南北管、琵琶、三弦等琴藝,接受漢文詩詞讀書的訓練,養成為藝旦。詩人描述「可憐身似琵琶大,也抱琵琶學唱歌」形容十幾歲剛出道的烟花小女孩。藝旦是要經過「檢番」加入組織分派後可合法在酒樓執業。客人意猶未盡想要續攤也會到藝旦的居所藝旦間接受喜愛的女子再次招待。當年的藝旦間集中在延平北路歸綏街冮山樓一帶,但在日治後期,傳統藝旦沒落,沒有學藝的「摩登藝旦」漸漸占據市場。後來這一代後被劃為風俗街區,早年靜修女中的教官特別交女待學生,上下課不准走歸綏街,在這條路穿越行走。現今台北已經沒有合法的風化區了,只留有文萌樓和藝旦街上少數歷史建築物,訴說早年青樓女子的辛酸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