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Hornet穿越台北的前世今生-走,喝茶散步去(中)

跟著Hornet穿越台北的前世今生-走,喝茶散步去(中)

Be first to like this.

根據商業登記的資料,中信辜振甫和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都曾經在大稻埕開設過茶行賣茶葉。大稻埕茶行最高峰時曾多達兩百多家是當時最火紅的產業。清朝劉銘傳來台後借重茶商李春生及板橋林家林維源的財力,在大稻埕碼頭附近造街,興建了現今的貴德街,街上除了茶葉工廠,五大洋行進駐,貴德街附近也形成為西方公使館駐區。外國貿易商和台灣買辦(後來成為大茶商)合作,將台灣烏龍茶直銷到紐約及世界各地打響Formosa Tea品牌,之後白毫烏龍也打進歐美市場,譽稱為東方美人(台灣香檳),商人賺入大量的外滙,大稻埕製茶區當時地位就如現在的新竹科學園區,經營茶葉外銷是最夯的致富生意。

找茶、問茶獨特的大稻埕茶街文化

隨著歐洲各國殖民地的茶葉量產商業競爭(如爪哇、印度及錫蘭紅茶),大稻埕輸出的烏龍茶曾經遭遇價格慘跌一日棄市的危機,但是大稻埕茶商很懂的危機處理懂的改變,馬上從福建輸入製茶師取得包種花茶的焙茶技術,改生產包種花茶,這種包種茶是薫花處理茶(類似香片茶)改銷往南洋及東北亞,擴展新市場,即時穩住陣腳。此時期的大稻埕茶行亭仔腳堆滿了茉莉花、樹玉蘭花和梔子花。母親在屋簷挑茶梗,小孩們腳踏在花堆裏奔跑玩耍,可以想像整條茶街的氣味和熱鬧情景。日治時初期,住在南港,文山區的茶農研發出新技術,製作出茶葉本生就具有天然花香味的文山包種茶,持續研發精進的茶葉新焙法新品項成為銷售主流。之後日本人也在台灣推廣種植量產紅茶。烏龍茶銷往歐美,包種花茶銷往東南亞南洋,文山包種茶及紅茶輸出到日本本土及其他日軍占領區。

早期接受大陸茶師的技術,日治時期文山包種茶發展出臺灣獨有的製茶技術。大稻埕茶葉商人能長期富有到現在,就是能接受改變和挑戰。淡水河、基隆河及大漢溪流域,從坪林到三峽的老居民的記憶中都存有昔日花香及茶香的興盛歲月。今天我們在大稻埕街區當然也別忘了找茶、歇腳喝茶品味台灣的茶道藝術。

老台北的約會散步地圖

如果你人在重慶北路星巴克咖啡館保安門市欣賞鳳梨大王葉金塗宅的豪華立面,不妨過馬路往北走一小段到林華泰茶行或是林茂森茶行親身體驗到大間茶行問茶及買茶。這些茶行是不接大陸團的生意,價格公道實在。走在迪化街上可看到迪化街第一間街屋林五湖祖厝的招牌,現在是間美麗的茶行也可以走進去參觀問茶。人正好在迪化街南邊,整棟的有記茶行也是不錯的買茶及參觀地。最不可錯過必逛的就是前年才整修完成開幕位在民生西路上的新芳春茶行,目前是再現大稻埕茶香風華最完整的展覽空間。製茶過程完整投影重現,古老的試茶桌,走進後方工廠的焙籠間,可以想見,當時年青俊帥焙茶工人打赤膊只穿小短褲,耐著高溫頂著汗水,一次要照顧上百個焙籠,定期顧炭火和翻攪茶葉,沒有健美的身材和過人的體力是不行的。這棟老建築除了有三層樓的展場(紫色大稻城拍攝場景),也可以坐下來喝茶買茶,非常值得特地走一趟。當然迪化街四周還有很多可以品茶的空間,不知如何選擇時,可請遊客中心的小帥哥幫你推薦一家。

多來幾次越了解越覺有趣 !現在大稻埕已經形成街道區域性小型博物館聚集群落,有心人可一次又一次的探訪,走進歷史老屋,對近百年臺北的歷史和商人生活面貌再次回味親自體驗。台北橋以南,承德路以西,北門以北確定好範圍區塊,開始吃美食看建築輕鬆遊街。

過了北門先來到的是古早的後火車站,太原路商圈及華陰街商店街。後站是比五分埔更早發形成的輕工業及成衣批發業聚集區。台灣最後一家鉛字鑄字行,日星鑄字行就在太原路巷中,可以參觀也可以買到鉛字紀念品。華陰街早期非常熱鬧,現在仍是以皮件包包行李箱、飾品為主的批發商店聚集地。這區域街道保留上世紀70、80年代濃濃的昭和風味,像是一大片平面的百貨公司,另外也有不少各種小零件和杯杯盤盤專賣店,想醃食物時,梅森罐買不下手,可以來這買到便宜實用空玻璃罐瓶。

建成圓環公園曾經和龍山寺四周並列為台北路邊小吃兩大集中區,也是日治時台北市最早的合法夜市,圓環公園四周也有很多餐廳,那時夜晚非常熱鬧。李登輝當總統後,尊翁李金龍依舊閒閒無事常常到圓環的帝一餐廳報到,找人聊天小酌吃布袋雞,李登輝曾提醒父親到圓環和朋友吃飯聊天時不要膨風講太多。後來建成圓環多次失火,被前二任的台北市長市不斷更新改造,先是蓋成西曬嚴重的玻璃屋小吃街,沒生意再改成流水席和夜店,造成許多商號(「號」為課稅的單位)離開圓環歇業了就從此消失。

之後新的圓環越改越糟糕,變成燙手山芋,換手經營不見起色,只好再次拆除。最近變成了廣場公園,完工後留有日治時期消防蓄水池的遺跡。如果建成圓環當初能好好規劃,不要消滅古早街頭食物攤的露天氣味,大稻埕區域的飲食文化一定會更多元,留下更多傳統小吃。現在附近靠南京西路的「小巷亭」是家半露天有上世紀氛圍的台式日本料理,而靠近重慶北路上幾家舊圓環遷移過去的老字號小吃如三元號(滷肉飯最早一碗3元起價)、龍緣號等,仍可以緬懷回憶過往,被消失圓環庶民小吃之留味。

Quant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