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net藝文:Bogu’s Art Topics】一個愛逛美術館的男人,這是加分嗎?

【Hornet藝文:Bogu’s Art Topics】一個愛逛美術館的男人,這是加分嗎?

Be first to like this.

交友軟體上看到某人的自我介紹,條列著「喜歡看展覽」。有這樣的自我介紹,我很好奇其它男人會怎麼看待這個「特色說明」,以及會讓人衍伸出甚麼樣的想像?

照片一:孟加拉藝術家Tayeba Begum LIPI作品《被偷走的夢想》(局部),此為一架由不鏽鋼製剃刀片做成的輪椅

首先,我們來聊聊,逛美術館是個好的約會場所嗎?就我的想法,真的是因人而異,但基本上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並不是!主要原因是,沒興趣的人會很快就走完一整個展覽場,卻又不能跟約會的對象暢所欲言的談心。而對於藝術有興趣的人來說,如果你是藝術愛好者,對方不見得剛好是這類人的話,你一方面要小心自己太投入看展,而把對方晾一旁;要不就是你太希望有所表現,準備過多的內容,以至於想要在展場表現給對方看。不管是知識面還是感性面,這裡面的拿捏,怎麼樣讓人覺得舒服,讓對方輕鬆而且愉悅的聆聽你所說的,要做到這樣真的很不容易。更大的問題是,那是真實的你嗎?當然,我們只是想找個碰面的藉口,倒是如果對方是個喜歡看展覽的人,邀你一起前往的話,那該怎麼辦?這就是另外一個議題了。

照片二:英國雕塑家Antony Gormley於香港白立方的個展【Rooting the Synapse】

PS.這裡所說的展覽,指的是美術館的藝術品展覽,畢竟,恐龍展、卡通展這種很容易讓人現出各種奇怪的癖好與內在性格原型的場合,最好是老夫老夫的狀態再一起去看比較好。那些場合與那樣的感情狀態才可以耍可愛有人甘願接招,賣萌或扮宅都有對手應和。

所以,跟一個你喜歡的人一起看展覽,你可以做些甚麼準備,以及用甚麼樣的方式不只是為了他,更是為了自己好好地享受一個展覽?

我想,有幾點是一定要有的態度,第一個:看作品的停留時間要多久?不要每一件作品都花一樣的時間欣賞,特別是展覽一開始的時候,往往展場的設計裡,前頭的空間不是展覽介紹大字報,就是序曲的作品,經典往往在後半段,即便是聯展也差不多這樣的邏輯。而且,大部分的作品對於你來說,就像公車上的風景,過了就算了,只要一整個展間有一到三件作品能讓你稍稍觸動,那就停駐,多給自己的雙眼和那件作品一些相識的時間。

第二個:不要看作品說明牌,讓眼睛與感覺先行,相信直覺之後,想了解更多才去找尋資訊和線索,繪畫如此、雕塑如此,攝影更是如此。不過,如果是裝置藝術,或是擺滿了大量文獻的觀念型展覽,這時候不得已得瞧一下作品說明牌,但是我相信看更多往往看不懂的會更多。關於這一點現象,來自於當代藝術世界裡面的一個普遍狀況:很多「當代」藝術品會透過語言的故弄玄虛而讓人無法看見其過於淺薄的內涵。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一篇來自中國的網路文章「當代藝術編瞎話速成指南」

或許你就不會這麼在意這些難以理解的藝術文字解說,進而放自己一馬。面對當代藝術,「不懂,往往才是正常的。」

最後一點,記得逛逛紀念品店,還有找一個好的美術館咖啡廳或是小館子,跟他坐下來喝杯咖啡好好聊一聊,談談你們分別看了甚麼,各自有甚麼感受,喜歡甚麼,又受到了甚麼觸動。這個階段,或許才是透過美術館活動讓感情加溫的起跑點!

照片三:義大利藝術家Alberto Biasi於2001年作品《Dinamica blu rettangolare((局部)

照片四:中國藝術家孫浩《蔓延》(局部)2005年的大型水墨畫作

 

 

作者:BOGU

曾任典藏雜誌出版部總編輯。策劃各項藝術講座與活動多年,長期關注藝術與出版議題,現為藝術圖書獨立出版《阿橋社》總編輯。

 

Quant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