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每年的5月17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
每年的5月17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英文名稱是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Transphobia, and Biphobia,簡稱IDAHOT,起始於1990年,並在2015年納入「反制雙性戀恐懼」,且將官網改名為「國際不再恐懼同性戀、跨性別與雙性戀日」,希望任何性傾向或性別認同者,都能不被社會恐懼或誤解。
早在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便將同性戀從疾病與健康問題統計分類中刪除,這個動作意義重大,因為這代表了醫療界不再將同性戀視為一種精神疾病,但是,除名容易,改變社會的成見與刻板印象才是難事。近30年間,世界各地的LGBT族群依舊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及歧視,嚴重者甚至面臨肉體與精神上的暴力或生命危險。
國際不再恐同日的創始人將5月17日這一天選為紀念日,世界各地都有各種慶祝活動,期盼遊說各國承認這個紀念日,進而促進每個國家的LGBTG族群能被平等對待,不再被視為異端。去年,台灣伴侶盟也在華山舉辦「See Through:正視——2017 國際不再恐同日活動」,特別邀請蔡英文總統與社會大眾一起正視性少數長期被迫害與爭取平權的歷史。而原本是倡導女性權益的主題曲〈We Are One〉因為很符合這節日的主題,於是蔡健雅重新錄製,也促成了四大天后攜手合作的佳話。
國際不再恐同日也是目前公認的國際LGBTI權利紀念日。
Featured image by monkeybusiness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