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巴黎燃燒到紐約,酷兒們追尋的始終是愉悅

從巴黎燃燒到紐約,酷兒們追尋的始終是愉悅

Be first to like this.

沿著紐約西四街區域的Gay St.往堤岸走去,位於格林威治村的45號碼頭,被稱為「那個碼頭」。是許多LGBTQ平日聚會的場所,更是許多人被原生家庭趕出家門、流落街頭時的安身之處。

從1980年的《巴黎在燃燒》到2018年的《紐約在燃燒》,兩部片都捕捉到這個區域作為孕育Ballroom文化搖籃的樣貌,也記錄了紐約酷兒們的生活。因此,塔莉將會針對這兩部片做簡單的介紹,讓大家對Ballroom文化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巴黎在燃燒》(Paris is Burning)

當主持人喊出你的名字,全場觀眾為你的出場瘋狂。你,只活在那個當下。片中,Dorian Corey一邊畫妝一邊這樣形容:「這是一種癮,健康的癮。」

這部片紀錄了1980年代紐約Ballroom文化中綻放生命光采的LGBTQ族群們,用名詞解釋的方式,導引出各個人物的現身與敘說。

片中,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夢想,也具備才華。現實生活中,卻因為族裔、性別的關係,而無法獲得能出頭天的機會與人脈。所以,他們先在相對安全的Ballroom場景做各種試驗。例如:Venus Xtravaganza作為想成為女性的跨性別者、Willi Ninja希望帶領這個文化到時尚之都巴黎……

在參加、舉辦甚至準備比賽來臨時,都是一段自我實現的旅程。不過,相對地,他們仍有困境和掙扎。因此,他們聚在一起,互相稱對方為母親、父親與兄弟姊妹,在非血親但具備親屬架構的社群之中,除了一起比賽的歸屬感之外,在生活中,他們也會相互照顧。

《紐約在燃燒》(Kiki)

從1980年到2016年,紐約Ballroom文化已經演變成一個有制度的小型社會,除了歡笑聲之外,更有許多嚴格的規定與潛規則。在這部台灣向《巴》片致敬而翻譯為《紐約在燃燒》的紀錄片,英文名稱其實是《KiKi》。不是我們熟知的餐廳名稱,真正的意思是指「快樂」。

年輕一輩的非裔與拉丁裔的LGBTQ們,希望不被傳統的Ballroom束縛,找回屬於參加比賽的愉悅,因此創建了屬於自己的Ballroom文化。然而,雖然時代進步了,非白色酷兒們的困境還是存在。

這部片以人物為軸心,敘述在熱鬧比賽場景與華麗舞步之下,這些酷兒們面臨什麼樣的生存議題,例如:HIV檢測、無家可歸、跨性別生存權利等。

舞者Omari Mizrahi出現在《紐約在燃燒》紀錄片中

誰在燃燒?燃燒什麼?

兩部片都以紐約的Ballroom文化做為主題,也都顯示了族裔與性別的議題雖然在進步,卻仍有許多值得改善之處。然而,兩部片的視角卻有很大的差異:《巴》著重於比賽的場景的紀錄,片中的人們看起來是一群寧願去行竊也要在聚會中有華美打扮的人們;《紐》則細膩地紀錄酷兒們的現實生活,透過人物的生命故事,去質疑社會的假友善與偽平權。

從石牆事件到婚姻平權,半個世紀的時光,在美國之外,世界各地的酷兒們仍然為生存權利與存在價值在奮戰。而Ballroom文化的存在是酷兒證明自我力量的展現。有一個地方,始終敞開大門歡迎你進來來做自己、說想說的話、打扮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圖片來源-Omari Mizrahi臉書粉絲團

活動資訊:

Hornet與Show House秀屋國際表演娛樂機構將在2018年4月14日(六)~4月15日(日),於台中市台中市南屯區大觀路161號舉辦「Supernova X Hornet文藝復興」舞蹈大賽,重量級大師將親自來台獻技,機會難得,門票預購從速。

活動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577859079106508/

Quantcast